网站首页
地方分院
画院简介
画院动态
艺家档案
名家专访
作品展示
展览中心
艺术资讯
艺术评论
视频专栏
艺海钩沉
院士中心
咨询我们
  投诉电话:18955116836  13956666391
艺术动态 | 书画常识 | 图片新闻 |
书画常识 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讯 > 书画常识>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上一篇: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下一篇: 清初“新安四大家” 也称“海阳四大家”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浏览人数: 371 来源:中国国际书画院 【字体: 】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1日 打印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上一篇: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下一篇: 清初“新安四大家” 也称“海阳四大家”
关于我们 | 画院动态 | 名家风采 | 下载中心 | 作品展馆 | 地方分院 | 联系我们


中国国际书画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6779118 15755152081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永和路99号   网 址:www.gjs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