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地方分院
画院简介
画院动态
艺家档案
名家专访
作品展示
展览中心
艺术资讯
艺术评论
视频专栏
艺海钩沉
院士中心
咨询我们
  投诉电话:18955116836  13956666391
艺术动态 | 书画常识 | 图片新闻 |
艺术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资讯 > 艺术动态>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落户南宁  
上一篇: 峨眉山市大光明书画院院长皮宗元先生为王斌院长颁发聘书 下一篇: 在美国纽约举行“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高峰论坛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落户南宁

浏览人数: 258 来源:中国国际书画院 【字体: 】 发布日期:2015年4月11日 打印

  “双节”期间,中国首家篆刻艺术展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落户南宁,成为篆刻界万众关注的大事。配合篆刻艺术馆的落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等单位承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广西(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同期举行,架起了一座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与地方政府间进行常态化艺术交流的桥梁,亦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在全国进行开创性推广工作的全新注脚。
  在本次展览上,展出了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全国各地最杰出的老中青篆刻家代表、广西地区篆刻家以及部分受邀书法家的79件篆刻作品、13件书法作品。在79件篆刻作品中,30件是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集体刻制的老子《道德经》警句印章,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还为这个主题展创作了开篇之作《道德经》。据主办方介绍,这30件篆刻艺术作品曾参加过“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还曾东渡日本参加了中日篆刻艺术展。其中的24件诗词隽语篆刻作品曾参加过“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中日篆刻艺术展”和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在每次展览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不仅要荟萃当代篆刻的精品,也要在展陈设计、展场氛围方面苦心经营——骆芃芃的策展理念一直如此,这次也不例外。任篆刻艺术馆总策划和总设计工作的她,希望将以往在展览设计方面的经验运用到场馆设计之中,所以,她选择了“五”这个对中国传统和篆刻文化而言意义非凡的数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精神渗透于场馆设计理念之中,使之与现代感极强的几何型展馆进行巧妙融合,是对展览方式的又一次大胆创新,令参展观众在欣赏寿山石和篆刻艺术之美的同时,用独特的阅读方式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无为而治”是骆芃芃此次参展的一方10厘米见方的巨印,印内四字安排在印面四个角,中间留出大片空白,以突显印面的空灵,在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意象地表达对先人传统的敬仰以及面对小我与篆刻事业的坦然心态和终生愿景。而在展览的时代,在这个需要艺术家迅速回应历史、环境、科技、人文、资讯等潮流的变迁的时代,篆刻家也需要在石面刻刀之间面对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的文化现实和审美挑战,开辟新的视觉呈现方式,建立新的展览陈列体系,所以,骆芃芃这些年一直在展览场域的深化和拓展上做着努力,并且取得了很成功的经验。
  对于当代艺术玩得很转的场域设计——一些现代美术馆、画廊在做展览的时候,给创作者一个公共空间,艺术家根据这样一个场地、空间综合考虑创作作品的方法。在骆芃芃等致力于创造篆刻展览氛围整体感的艺术家看来,应该达成总体艺术上的感受——通过整体的篆刻“场域”氛围,带给欣赏篆刻作品的观众一些启示、一种享受,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综合性洗礼。骆芃芃认为,美术场馆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完善。每一次展览在传承、发扬中国篆刻艺术的同时,都旨在传递不断创新展览范式这样一个核心主题。在篆刻的词典里,“场域”应该是一个动词。
  “中国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诚信和尊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一个宗族、一个姓氏、一个家庭繁衍、变迁、荣辱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载体。中国篆刻艺术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数千年来生生不息、传承发展。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向联合国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国力强盛的今天,我们希望篆刻艺术通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契机,以尽善尽美的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将篆刻艺术推向国际化的平台,对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骆芃芃说。
  在她看来,展览是交流、传播中国篆刻艺术的场域,新的专题艺术馆更应如此。据她透露,篆刻艺术馆选址南宁,虽然离内地遥远,但这里就地理位置而言是面向东南亚地区的窗口,从篆刻艺术角度看,则是篆刻艺术界“广西现象”的发源地。“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篆刻艺术品流传到海外数量最多、最普遍、最集中的地区。篆刻艺术馆的落成,势必会成为中国篆刻艺术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基地之一,继续带动广西地区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开拓面向国际传播篆刻艺术的新渠道。”篆刻艺术馆不仅是艺术场馆,也可以是篆刻艺术传播的发生场。
上一篇: 峨眉山市大光明书画院院长皮宗元先生为王斌院长颁发聘书 下一篇: 在美国纽约举行“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高峰论坛
关于我们 | 画院动态 | 名家风采 | 下载中心 | 作品展馆 | 地方分院 | 联系我们


中国国际书画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6779118 15755152081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永和路99号   网 址:www.gjs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