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CAA)与美国艺术行业机构Artnet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国际高峰论坛在纽约举行。此次中国艺术市场国际高峰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深度探讨。
本次论坛围绕“新兴经济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品需求和艺术品金融化趋势”、“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国际视野下中国拍卖市场的展望”四个话题展开讨论。
论坛邀请包括法国拍卖协会(SYMEV)、美国国家拍卖师协会(NAA)、美国亚洲协会、北京画廊协会、佳士得、苏富比、中国嘉德、大都会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摩帝富藝術集團、尤伦斯艺术中心、温哥华双年展、《巴伦周刊》等全球艺术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组织、拍卖、画廊经纪、收藏、艺术市场研究、艺术品金融、主流媒体等各方面领军人物参加,共同分享二十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推进东西方艺术市场的了解与融合;共同探寻未来艺术市场新增长和新方略。
张延华会长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以拍卖为先行的艺术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艺术市场真正的全球化不仅表现在跨地区的业务经营,更需要我们把诸多不同的观念和思想调节在一起,共同解决国际业务操作的不适应、不对等、不协调。
第一场议题:新兴经济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

论坛开始后,第一场议题为”新兴经济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由中国嘉德拍卖董事王雁南主持,与会嘉宾包括拍协艺委会顾问孙秋霞,匡时拍卖董国强,荣宝刘尚勇,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亚洲协会的招颖思。
孙秋霞:简政放权、立法立规是趋势
在此次国际高峰论坛上,王雁南首先介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情况,拍协艺委会顾问孙秋霞女士则介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概况数据和发展特征。她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和中国宏观经济关系密切,同时也透露,国家正在出台各项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量政策,简政放权、立法立规是趋势,相信市场未来发展会更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
招颖思:博物馆对中国艺术的推广和发展意义重要
亚洲协会的招颖思简单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当代艺术家自80年代从国内到海外再回到国内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生成之间的关系,90年代美国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2006年进入短暂的高潮。她认为,除了市场之外,博物馆在中国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上也是很重要的一块。
刘尚勇:网络交易推动艺术品消费
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结构清晰,画廊、博览会和拍卖分级发展,拍卖以市场化的方式表现突出,在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上俱进,收藏、投资、消费等需求多元,网络交易推动艺术品消费,活跃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市场。
程昕东:文化态度和经济属性过强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基础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介绍了中国画廊历史发展,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态度和对艺术的经济属性过强,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基础并不坚固。
董国强:国际化与中国化都要受到关注
北京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从地缘发展的角度讨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出既要关注中国拍卖的国际化,也要关注国际企业的中国化。
第二单元:中国艺术品需求和艺术品金融化趋势

第二单元主题为“中国艺术品需求和艺术品金融化趋势”,纽约苏富比高级董事及中国艺术部主管汪涛、摩帝富艺术集团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黃文睿、上海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张晓敏、北京翰海拍卖高级顾问穆文斌以及《巴伦周刊》编辑理查德·莫瑞斯共同探讨。
第三单元: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论坛第三单元主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由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主持,《当代中国艺术学刊》主编郑胜天、美国艺术杂志亚洲版主编理查德·韦恩 、《艺术新闻》特约编辑巴巴拉·波拉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共同讨论。